2019.01.20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作为中国私募基金行业高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基金业协会主办、基石资本等机构协办的私募基金行业系列百人论坛及私享汇活动于2019年1月11日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
系列百人论坛及私享汇活动同时分为四个平行论坛进行。第二场百人论坛以“并购基金的战略价值——助力上市公司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题,在“并购基金支持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圆桌讨论环节,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宏瓴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宏霞、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君和资本总经理胡雄和小米产投管理合伙人王晓波等嘉宾,围绕境内外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的主要模式和机会、资金配套及退出路径安排,促进并购基金健康发展建议等分享了见解。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提出,帮助中国企业收购的关键,在于找到真正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迅速帮助企业完成产业升级和消化。

2019年应该如何做投资
2019年或是资本市场的“洗澡”年。面对资本寒冬,无论是政府纾困基金驰援上市企业,还是投资人兼并或投资企业时,都应该选择有价值的公司,摒弃热衷于高杠杆收购、投机性企业,要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纾困基金应推行市场化运作,不能过于强化国有资本的管控。
张维:我先从纾困基金讲起,这个是近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地方政府也都有成立纾困基金想法。从A股市场来看,这一轮的爆跌不仅有宏观经济下行的因素,更是过去高杠杆的跨界收购乱象的恶果。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在长期有意义的领域进行研发、持续投入,以及做小心翼翼的收购,而是采取了非常激进的策略,追逐市场热点,搞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收购。有的激进的企业大股东甚至用股权质押融资的高杠杆资金去做收购,短钱长投,一旦被并企业业绩达不到预期,股权质押危机就暴露出来了。在过去四五年中,市场形成了高达1.45万亿商誉,一旦业绩承诺无法兑现,最后都要撇账。去年有近900只个股的股权质押触及了平仓线。所以我有一个判断,2019 年很可能是资本市场的“洗澡”年:经济形势不好,市场下跌,估值不高,上市公司就会趁机大幅撇账。我预测,2018 年的报表,很可能会出现几百例2017 年还盈利,但2018 年就亏损甚至这两年可能会出现退市的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做并购和纾困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纾困基金出手一定要谨慎,做到“救急不救穷”。要仔细甄别,企业面临的是短期的资金困扰,还是严重的经营不善困境。如果没有市场化的机制,政府部门直接出手,一定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那些最善于公关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拿到了钱,而它们都是不值得救的。
中国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行业竞争格局非常分散。什么时候开始集中?无非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劣质企业退出市场,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江苏有一家卓越的医药企业叫恒瑞医药,它是中国医药企业中最重研发的,去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就超过 17 个亿。它也一度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药企。可是中国只有个位数的药企在做研发,其他几千家干什么去了?它们没有在长期有意义的领域进行投入,而是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这些企业都应该被淘汰掉,给优质的企业腾出市场份额。
我们还要注意纾困和兼并的市场化问题。现在有大量的资金资源在国有企业手上,如果要继续造就国有资本全面收购其他公司的格局,那中国经济就是另外一个循环:若我们反复强化国有资本对市场的管控,将会导致市场失去活力。这是很多研究数据表明的结果。这几十年的社会进步实际上是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运营效率改善了整个社会的运营效率。所以我认为纾困基金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不能又变成一个国有企业控制经济的局面。
总之在投资上面,我们公司还是比较谨慎的,基本上严格地把兼并收购业务控制在同行业内,对这种以小搏大的跨界收购,我们一概没有参与过。

协助企业海外并购,
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境外同业,迅速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身技术升级,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张维:中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科技业,相比国外都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帮助中国企业收购国外的同行,掌握核心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升级,是我们长期的收购兼并主题。
我分享一个机器人行业的案例,在这个领域,我们重点投资了一家叫埃夫特的本土机器人企业。中国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体系,但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制造业出现了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转型升级。因此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占全球销量比重达35.7%。但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内,技术难度最高、需求量最大的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却被进口产品垄断,国产机器人产品市占率不到1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帮助埃夫特收购了意大利W.F.C集团。
埃夫特位于安徽芜湖,前身是奇瑞汽车的设备部,技术团队脱胎于有“工业机器人黄埔军校”之称的哈工大,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机器人研发型企业。2015年,埃夫特的年收入只有2.7亿,而当时机器人领域的发那科、ABB、库卡和安川四大家族,营收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
当时的埃夫特因为体量小、起步晚、应用不成熟,缺乏下游渠道应用机会、难以打开竞争局面。为了改变局面和拓展埃夫特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2016年,基石资本作为牵头方,和企业一起收购了意大利W.F.C集团。在外汇管制的背景下,虽然有资金出境的压力,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体收购于2017年9月顺利完成。
W.F.C集团是欧洲一家区域性领先的汽车装备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下游客户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玛莎拉蒂、福特、大众等知名整车企业。具备机器人本体研发能力的埃夫特,有了下游应用渠道的加持,迅速在国内打开局面,连续四年本体销量增速超过100%,出货量全国第一。2018年,其营业收入可能将超过15亿元。在业务领域,埃夫特也从一般工业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拓展为以本体研发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工业机器人集团型公司,业务布局涵盖中国、欧洲、南美、南亚,实现了全球布局。
埃夫特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要弯道超车,最好的模式就是“自主研发”和“海外并购”两条腿走路。
总之,我们投资对那些急匆匆、不专注自身业务的企业是没有兴趣的。每一个收购兼并都不容易,需要有长期的消化能力,否则就是投机了。跟风做投资,是心态浮躁的体现,想一口做成一个大企业,一口做一个大市值,本质来讲还是一个炒股票的思维,这样的企业我们是不看的。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