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中联重科近日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四家机构募集资金66亿元,其中基石资本旗下怀瑾基石投入31亿元。基石资本再次重金下注上市公司引发了市场各方关注。作为一家累计管理资产规模逾500亿的老牌投资机构,基石资本一直以出色的一级投资闻名市场。但其实,基石布局二级市场也已多年,尤其是定增产品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今年二级与定增产品亦是表现不俗。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增策略目前在A股市场尚属于“冷启动”,仍处于“黄金坑”,诸多投资机会等待专业投资人去挖掘。
陈延立尤为强调,以产业投资的角度去研究和看待二级市场投资,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入,投资的把握更强。这种一、二级市场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做法,是基石资本的优势,也是未来投资界的一大趋势。
“我们并不需要把握市场所有的机会,只要把握住的机会是对的,这就够了!”陈延立表示。
从行业选择角度,基石资本坚持投资高成长的新兴产业,紧紧把握行业未来大趋势,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布局。
陈延立表示,随着A股市场在发行定价、战略配售等方面的逐步放开,机构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炒小、炒劣、炒概念、炒重组等博傻式的游戏会慢慢失去市场。展望未来,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价值投资是天堂,而对投机炒作者则是地狱!A股市场的分化特征会更加明显,鸡犬升天的指数全面牛市的局面将难再现。这就需要投资者看得更细、研究更深入、思考的维度更丰富、前瞻性更强。对于优秀的企业,要“敢拿多、敢拿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霞昌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