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 结构性牛市正当时 科技板块机会仍大

2020.07.06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age.png


上半年,医药、消费、科技板块高歌猛进,一级市场投资人纷纷进入二级市场,在定增领域颇有建树的基石资本收益不俗。近日,中国基金报记者对基石资本主管二级市场投资的合伙人陈延立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市场已是结构性牛市,新兴科技企业正在形成马太效应,主要关注云计算、手机产业链等



A股进入结构性牛市

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严重,高价股强者更强,低价股弱者更弱;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走出牛市行情;而银行、地产、采掘等板块则尽显颓势。
对此,陈延立认为,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股市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刚需”,A股实际上已进入结构性牛市,不过不是全面牛市。一是科创板和注册制相当于金融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模式、VIE架构、不盈利企业有机会在A股上市,这当中将诞生代表中国未来的企业;另一方面,退市制度也将得到优化。投资者将有更多标的可以选择,劣质公司的生存空间将大大减小。二是市场上的资金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外资、一级市场机构都正在进入二级市场,A股的定价体系将会走向机构化,马太效应越来越强。
“基石资本PE起家,天然地站在成长行业,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信息、渠道更多一些。而银行、地产等周期板块,即使有行情也不会重仓,因为我对这些没有信仰。”
基于此,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的基石资本,上半年充分享受到了科技股牛市,获得超额收益。陈延立表示,去年基石资本就已经在科技板块作了布局,主要看好龙头企业。“现在所有的技术进步都需要早期的投资,都需要长期的环境,需要大笔的钱,不是大公司的话根本投不起,做不起来。”

image.png

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
超配科技板块,谨慎看待医药股

陈延立表示,目前对新兴产业依旧是超配的仓位,科技板块仍有不少细分领域的估值比较低。“今年是5G真正的元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将达到40%。同时,国家对5G基站的投入加大,新基建已成趋势;而基站有了、终端有了,相关的应用也会很快出现。上一波移动互联网、4G时代,不仅成就了苹果这样的公司,很多做内容、做应用的公司也赚了很多钱,5G时代也会是这样。”这其中,他尤其看好苹果产业链。

对于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的医药板块,陈延立提醒要警惕风险,特别是“抗疫板块”。“这是‘看跌期权’。一是疫苗推出需要时间,如果疫情已经进入收尾期才推出,病人都治好了,客户需求已经不存在了。二是就算需求维持在高位,也只有那么一两家公司能成为最终赢家,而现在有些个股已经炒得过高。”

定增仍在黄金投资期

2月份再融资新规落地,定增政策大幅松绑,作为首批公开发声看好这一策略的机构,基石资本早已积极布局这一领域,也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在陈延立看来,目前定增市场仍然处于项目多、资金少,资金供不应求的阶段。原因之一是新项目多,二是市场情绪有些滞后。“现在还是定增策略的黄金投资时期,还有很大的红利,折价比较大,赚钱效应比较明显。而等到市场热度完全起来,定增策略的系统性政策红利或许就没那么明显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房佩燕 刘明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