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张维:跑好陪伴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投马拉松

2021.01.04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641.png

“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我才幸运地在年轻时就执掌一家创投公司。”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1994年,26岁的张维从安徽南下深圳,就职一家上市公司,随后又在一家券商从事投行业务,他开始感受中国资本市场的脉搏。

2001年,张维创立了基石资本。时至今日,张维带领团队进行了一场近20年的创投长跑,累计投资了约160个项目,包括三六五网、迈瑞医疗、柔宇科技、埃夫特、华大智造、商汤科技等,累计资产管理规模逾500亿元,其中不少成为创投界的经典案例。

“投资检验的是整体判断和立体思维,是对企业行为和资本市场的全面认知,否则就是盲人摸象。看企业,产品和财务仅仅是企业的局部,对企业全面立体认知需要看到产业的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看到高层对管理问题的认知。”张维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变,已在资本偏好上得到清晰的展现。

持续深入投资硬科技

2015年,基石资本开始树立投资硬科技领域的理念。张维介绍,投资硬科技领域,是紧跟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和资本市场的偏好。

相较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软科技,创投企业投资硬科技显得不那么划算。“软科技”企业更强调模式创新,硬科技企业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长的孵化时间。张维坦言,硬科技企业需要几十年的持续发展,快不了。

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已成资本市场以改革促进科技创新的共识。在张维看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最大的意义在于给真正有产业定位、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更多机会。“巨大的财富效应,会把人才和资本都吸引到行业中来。”他说。

以埃夫特为例,该公司主营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石资本于2017年投资了埃夫特,并出资6.6亿元帮助企业完成海外收购,令公司迅速获得了市场、品牌、技术等资源,从而发展壮大。

今年7月15日,埃夫特在科创板上市。埃夫特今年三季报显示,基石资本旗下企业分别是埃夫特第三大和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4.94%。张维说:“我们看中埃夫特在产业地位的特殊性,即使当下未实现盈利,基石资本依然坚定选择重仓。”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向硬科技领域转型升级,高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断有公司脱颖而出。

张维也带领基石资本向硬科技领域不断深入。2016年以来,基石资本已在一级市场完成近百亿元投资:在AI领域,有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第四范式等;在智能制造和半导体领域,有韦尔股份、埃夫特、一博科技等;在医药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域,有迈瑞医疗、华大智造、博瑞医药等


受益资本市场改革红利

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给以基石资本为代表的创投机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基石资本最经典的投资案例莫过于山河智能,最终收获了超百倍的回报。

张维与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结缘于2004年,当时工程机械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加上山河智能地处湖南,已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两家工程机械龙头,仅有4倍估值的山河智能则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张维的团队研究发现,山河智能的技术能力突出,其研发的液压静力压桩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清华是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在54岁那年创立山河智能,并以“修身、治业,怀天下”为公司核心价值。这样一位科研出身的老企业家,他的许多特质令张维信服,比如他有抱负、有想法,且乐于跟团队分享。

这与张维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相契合,其中最核心的两点是胸怀和抱负。胸怀是指乐于分享,令团队有凝聚力;抱负是指具有产业情怀和理想,不以金钱和盈利为目的。

在此基础上,基石资本果断投资了山河智能。2006年,山河智能登陆中小板。对于出乎预料的投资回报,张维坦言:“这些东西谁都无法预测和计算,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是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改革满怀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与优秀的企业与企业家为伴,并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结果就不会太差。”

不同于其他创投人,张维先后在回天新材、新加坡上市公司鹰牌控股担任董事长。其中,张维在担任回天新材董事长时,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帮助回天新材在2009年登陆创业板。

2011年,张维培植的山东六和这颗“幼苗”,也借助资本市场开花结果。山东六和是一家饲料销售企业,2003年销售额为14亿元,年利润仅2000万元。在农业企业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张维主导基石资本投资山东六和,他看中的是公司团队的产业情怀和追求。

据介绍,2003年,山东六和已在践行服务营销的理念,围绕养殖户构建了一整条服务链。2003年之前,企业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读完了EMBA。同时,山东六和的管理层乐于分享,即使在公司年利润仅2000万元左右的情况下,优秀的区域经理也能拿到百万年薪。

2011年,山东六和营收超600亿元,利润达16亿元,公司更是被新希望重组并入上市公司主体,目前新希望已达千亿元市值,基石资本在山东六和的投资上获得30倍的回报。

张维总结,基石资本成立至今,支持和培育了一些行业龙头,通过基石资本的帮助,这些企业在品牌、技术、客户、营业规模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最终走向资本市场。


践行创投机构社会价值

创投企业获得收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在投项目实现独立IPO,这也是基石资本在优选项目时考虑的主要方向。

张维认为,不再以盈利为企业上市的硬性标准,让真正有全球产业地位、拥有硬科技、有国产替代产业机会的企业上市获得流动性支持,激励创业者发展壮大事业,是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重要意义。

中国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的大幕正在拉开。张维说:“科创板和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伟大变革,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还处在第一代创业者不断探索和拼搏的阶段,离真正成熟还有差距。”

对此,张维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深入思考,例如,如何在更早期去支持那些优秀的创业者?当下,基石资本正在提倡“新公益”,核心是利用风险投资的模式,以市场化方式做公益,让公益除了无偿捐赠,还可成为一种持续盈利的事业。

张维说:“我们把天使投资当成新公益来做,但它必须企业化、商业化才有效率,才能扩大规模,惠及更多创业者。我们的其他投资在本质上也是类似的,通过投资帮助各行各业得到宝贵的资本,推动其发展,进而对社会作出贡献。”

“每一家企业的成长都是无比艰难的。过去十几年,我们认识了大量的技术型企业,结交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他们都希望在更早期时得到支持。” 张维表示。

目前,“新公益”成为基石资本22条投资原则的一条,并获得实践。2018年3月,深圳市政府发起成立了规模5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基石资本在内的8家子基金签署了出资协议。

基石资本将这只天使基金命名为“领创”,首期2亿元资金已完成募集,两大关注领域分别是医疗健康和科技驱动型的智能制造。

新公益也成为张维事业的下一站。此前有人质疑,这不过是帮助富人的财富增值。张维回应称,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企业,正是创投的社会价值所在。在很多企业还比较微小的时候,通过投资让它们逐步成长,甚至在未来可以成为所在行业的领袖。

展望未来,张维期待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能够持续、深化,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以基石资本为代表的创投机构,正成为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继续为中国创新创业提供资本助力,助力科技创新,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