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责任与影响

impact

基石大家课堂预告之——华为的管理

2014.04.08

返回列表

image.png


我长期思考中国式管理的特质。我们并不能简单模仿西方的企业管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仿照西方企业管理也有成功的,如万科。更多土包子企业以为中国特色的半军事化管理是有效的,其实这个时代正在过去。我们曾经请过在任正非身边做了18年顾问的吴春波给朋友们讲华为,吴春波认为华为领先中国其它企业至少十年,差距在管理上。吴春波还认为因人而成事,华为的成功因为一个人——任正非,这个人以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引领企业、不断折腾企业。我们知道,不能建立组织体系的企业长不大,没有奋力拼搏的企业家精神持续牵引,企业还是长不大。组织体系代表企业管理中的理性,企业家偏执狂精神代表管理中的野性。中国式管理是管理理性与管理野性的结合!管理理性西方有成熟的方法论,万科、华为都请全球各大咨询公司来操练过;而中国更快的变化速度和节奏、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企业家的执着、顽强、颠覆性和变革,缺少这个,企业一定是平庸的!这是我心目中中国式的管理!


什么是世界级企业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优秀、持久的企业文化。相比之下,规模只能算一个极其次要的维度,否则四大行和三桶油都“必须是”世界级的了。至于其他如核心团队、研发或销售、产品或市场的优势,都只能引领风骚三两载,无法保证企业长达几十年、上百年强盛不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余年,我们有幸观察到了几家世界级企业成长壮大:万科、华为、腾讯、平安,这四家企业也很自然地成为基石“大家”课堂首批解析的对象。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几乎找不出第五家这样的企业,招行、阿里或联想够资格加入这一阵营吗?可能他们还差一点,当然,这不妨碍它们同样令人尊敬,可以作为第二批研究标的。


华为是最早显露出“世界级”面孔的:早在1999年,其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亿元,而当时万科的销售额还不到30亿元、马云刚刚从北京(结束办黄页的辛酸)回到杭州二次创业;腾讯则还在模仿OICQ。不过,如果我们把眼光再往回拉5年,华为与我们今天考察过的许多企业也没什么两样,1994年8亿元的销售额虽然不低,但在当时国内通讯行业从无到有、铺天盖地大发展的背景下,华为充其量是更好地抓住了市场机遇,毕竟,它在那个年代与各地邮电部门合资成立的子公司,是为了回避商业贿赂的销售创新。再看今天,“巨大中华”的其它三家要么远远落后,要么踪迹难觅,更有无数邮电系统生产程控交换机的企业在2000年以前就倒闭了。


究竟是什么引领华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步步成长为令对手既尊重又害怕的公司呢?仅仅靠任正非的个人魅力或股权分散化是不足以持续做到这一点的;在其成长的几个关键点上,华为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举措以度过难关呢?“华为的冬天”出台的背景及影响如何?推出EMT制度的初衷及效果如何?为什么要来一次集体解聘然后重新上岗的运动?显然,我们需要系统解析。


近十年来,研究华为已经成为管理学界一个热门的课题,以彭剑锋牵头的一批人大教授,因其对华为十几年的跟踪研究、特别是编写97版《华为基本法》,奠定了其在国内“华为研究学”中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目前市场上热销的华为解析课程就是以彭剑锋为核心授课人的。所以,基石大家课堂第一讲推出这个,并且根据彭剑锋的建议,做了较大改进。这是一个完美的搭配来全方位解析华为:除了彭剑锋教授,我们还特别请来了曾担任华为公司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的张建国先生,张先生在离开华为后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包括出任中华英才网总裁;还有一位曾经担任华为EMT轮值主席的神秘嘉宾,应其要求暂不透露更多信息。估计很难找到彭剑锋加上华为两个前高管的组合了。


总之,带您的团队来听一听,现场讨论下,相信对您管理企业会有启发。


张维




报名方式:

1、微信平台报名:关注基石资本公众账号,直接回复:公司名称与职位+姓名、人数+“华为的管理”+联系电话

2、电子邮件报名:发送公司名称与职位+姓名、人数+“华为的管理”+联系电话至  liliu@stonevc.com


时间

主讲人

内容

地点

报名截止日

4月24-25日

彭剑锋/张建国等

华为的管理

深圳

4月10日

本次课堂设在深圳深航国际酒店,如有变动,将会另行通知。


附:第一期课程主讲人简介


彭剑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副主任委员、中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汇名家网特约讲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在企业经营、管理咨询和学术研究三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2004年被亚太人力资源研究会(澳门)及新浪网评为“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年度人物”。先后被深圳华为公司、广东TCL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专家组组长,主要代表作《华为基本法》、《华侨城宪章》、《TCL以速度抗击规模》 、《新奥企业纲领》 、《三星(中国)文化》、 《白沙文化发展纲要》


张建国

曾任中华英才网总裁,人力资源专家。1990年进入华为公司,1992年起先后担任华为福建办事处主任、北京办事处主任、上海办事处主任,1995 年出任华为市场部副总裁,1996年出任华为公司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2000年离开华为赴美国麻省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2001年起进入专业HR管理咨询业,先后担任深圳益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和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总经理。2004年7月加盟中华英才网出任总裁。2010年3月入股上海信望爱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目前旗下品牌有海宝宝职业发展顾问机构。


(编辑:韦依祎,责任编辑:魏锦秋,审阅:杜志鑫)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