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9

(基石资本投资人年会现场)
4月8日,基石资本2017年投资人年会在海南三亚隆重开幕,本次年会的主题为“迷雾航行”。何谓“迷雾”?高速增长三十年后,中国驶入迷雾之中,经济下行成为共识,政府负债、银行坏账、产能过剩都是大问题,企业的经营环境变恶劣了,投资拉动实体经济难以为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能否冲出迷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如何继续航行,收获前行的力量?
带着这些疑问,4月8日-9日,基石资本投资人年会期间,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温氏股份创始人温鹏程、欧普照明CEO马秀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华夏基石首席专家施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等多位重量级嘉宾济济一堂,共话“迷雾航行”。

(企业家论坛——不确定时代的企业成长,嘉宾从左往右依次是:华夏基石首席专家施炜、温氏股份创始人温鹏程、欧普照明CEO马秀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与此同时,基石资本年会期间,医疗健康、TMT、文化娱乐等代表新兴经济方向的企业家,如全亿健康董事长吴兴华、迈瑞医疗总裁成明和、迈普医疗董事长袁玉宇、赛诺医疗董事长孙箭华、商汤科技总裁徐立、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易点天下董事长邹小武、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恒顿传媒创始人曾荣、二更网络创始人丁丰等将陆续登场,就大家关心的行业发展问题慷慨陈词。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致辞中表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中国走出迷雾的唯一出路,用李克强总理的话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观点是德鲁克提出来的,德鲁克发现,美国没有出现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波动——因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解决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和GDP增长问题。
张维强调,在投资的路上,我们从来没有悲观过。这与中国已经出现了基数庞大的中产阶级密切相关。他们的崛起,让整个中国的消费结构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新消费和产业升级。“过去两年,基石资本大概投资了100亿,在PE/VC领域投资了大概60多亿,投资的企业基本代表了中国的新经济。但这并不表我们先知先觉,能够进行预先的布局。而是整个中国现实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逻辑,已经转移到了新经济。”
(编辑:韦依祎,责任编辑:魏锦秋,审阅:杜志鑫)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