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责任与影响

impact

基石大讲堂第二十六期——硬科技与创新管理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

2023.11.06

返回列表

47271709625767_.pic.jpg

11月3至4日,基石大讲堂第二十六期——硬科技与创新管理在江西南昌成功举行。本次大讲堂由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多位重量级的企业家、科学家和管理学家,分别就半导体、量子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发展,以及科技企业如何进行创新管理,发表了精彩观点。


47281709625770_.pic.jpg

会议首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先生分别就全球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如何恢复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47291709625774_.pic.jpg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中美对峙、科技封锁叠加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正面临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技术窗口。结合中国台湾和硅谷的创新经验,张维就中国硬科技产业的突围之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47301709625778_.pic.jpg

安谋科技创始人、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雄昂先生分享了新算力时代计算架构的演进。他表示,新一代处理器IP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石,他看好RISC-V的发展前景,并预言中国市场将诞生RISC-V IP全球领导者。


47311709625782_.pic.jpg

东方晶源董事长兼CTO俞宗强博士直指后摩尔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了由他于2014年提出的HPO™(Holistic Process Optimization)良率最大化技术路线和产品设计理念。东方晶源十年磨剑,初步实现了芯片制造的可计算性、可视性/可测性及无缝链接,使良率具有可预测性、可追索性和可控制性,从根本上解决了芯片设计和制造的良率问题并获得验证和客户认可,走出一条自主可控创”芯“之路,助力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替代和超越!


47321709625787_.pic.jpg

腾远钴业创始人、董事长罗洁女士分享了腾远钴业的创业经历,她从人才、技术创新与产业资本加持等方面,介绍了腾远是如何在能源金属冶炼这个传统产业链中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钴盐生产企业的。


47331709625790_.pic.jpg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国际光学学会会士余思远先生通过与微电子芯片的比较,介绍了光电子芯片的特点与优势,并展望了光电子集成芯片技术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发展路径。


47341709625793_.pic.jpg

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先生介绍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在新能源、生命健康、基础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国仪量子在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与成果。他认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有望为科学仪器行业带来换道超车的变革式机遇。


47351709625796_.pic.jpg

甘源食品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丁科先生分享了甘源对休闲食品行业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甘源未来的发展和布局。


47361709625800_.pic.jpg

会议次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导,华为常年管理顾问吴春波先生结合华为30余年的成长历程,解读了华为的文化、机制与管理。他认为,华为没有秘密,只有常识,如果说有,那就是发扬认定目标、坚定不移的乌龟精神。


47371709625803_.pic_hd.jpg

华为战略经营与供应链管理权威专家、前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苏广民先生结合其20余年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解读了科技企业的战略与运营管理。


至此,基石大讲堂第二十六期圆满结束。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