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许小年教授是我们的老朋友,两年前在我们年会上,许小年作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演讲,当时他说“经济下行,遍地黄金”。现在看,正在被印证。作为市场经济的拥趸和布道者,今年,许小年教授又出版了《回荡的钟摆》。
纵观此书,许小年教授的自由主义立场也让人印象深刻。他秉承着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的思想脉络,对于市场、产权、企业家精神有着宗教般的信仰,而对于凯恩斯主义、大政府、国进民退有着天然的警惕。

我们经常习惯了幅员辽阔和宏大叙事,但从作者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出发,来叙述那段悲伤的历史,读来不禁让人唏嘘,这也是那个时代我们民族、国家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书还包括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
这是一本有生命脉搏和呼吸的书,值得细细品读。

贡布里希是大多数现代艺术史家的教父,而这本书,是艺术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
相比其他艺术书籍,《艺术的故事》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正如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各个时代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
尽管我们天天和金钱打交道,但如果时间允许,一个人不应当虚度一天的时光,他至少应当每天听一首好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副好画。

六神磊磊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翻墙的人。“带你翻过唐诗那道墙,去折出几枝带露的花来,拿给你看。”他自认为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同情、了解古人,带我们穿过一千多年的迷雾,去看看那个至美的诗歌朝代,去感受那些至真的诗人灵魂。

让经济学从虚拟到现实,这是泰勒的尝试。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揭开行为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这并非目的,而只是手段。按照作者的解释,懂得行为背后的逻辑,这只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决策。泰勒也在此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吃瓜”是个网络词语,相当于围观和看热闹,一看书名就大致可推断出是刘震云式的作品,充满调皮和幽默,这本书的叙事也是将四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串联起来,各种琐事充满机缘巧合,芝麻变成西瓜,蚂蚁掀翻大象。
这本书简洁、好读、接地气,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本书原型,更深入地理解现实。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