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9

关于人工智能最莫名其妙的讽刺莫过于——人工智能的TA不能像人一样感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背后幽深的意境。人工智能无需具有这一功能。许多重大技术的发明创造,也都曾带来一定的失业、伦理问题,然而仅仅在近几十年,依靠技术进步最终才解决了人类几千年、几万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饥荒、瘟疫、战争三大难题,并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未来摆在人类面前的议题是如何提高人类身体和认知能力,超越生物规范,获得永生、幸福和神圣。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与书中描述颇有相似之处,“在预测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时,人们似乎有些让人费解的古怪念头,房价永远都会强劲上涨、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好的投资”,“随着房价上涨越来越快,大家更加坚信房价会持续上涨,还会有投资机会空前良好的感觉,这种反馈与观念、事实的传播互相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房价将持续上涨的信念。”
对于美国股市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席勒说,“市场正在经历暴风前的宁静,这让我夜不能寐”、“中国房地产有太多投机买卖,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太高了。”

塔勒布写了《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其中,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知但其带来的影响又是巨大的。
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塔勒布认为,大多数人都不够理性,很多人的成功源于偶然,但很多人又自以为是,他们在盲人摸象,摸到了大象的腿,但却以为摸到了整头大象。
在投资的世界里,切忌“从后视镜中看未来”。

如果你去巴黎卢浮宫,会不会有导游给你画了一张路线图,说卢浮宫有三大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像》、《断臂维纳斯》,你们一定要看看,然后再随便走走就可以出来了。如果你不想这样面对庞大的欧洲艺术犯怵,只有啃几本美术史,我们翻了几本美术史才推荐蒋勋的书,包括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丁宁的《西方美术史》,贡布里希的堪称教科书再版16版的《艺术的故事》。
这本书美术科普成分居多,适合美术入门级的人阅读,蒋勋在叙述时,不仅关心美术作品本身的构图和意境,还关心背后的人文思想和生命。蒋勋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善意的人,多才多艺。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