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李小红:今年投资要抓住两个关键词、看好这四大方向

2018.03.05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以下文章来源于创业资本汇 ,作者证券时报 张国锋

创业资本汇
创业资本汇

新鲜可口的创业讯息在这里发酵,你创业我支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创业资本汇


2011年加入基石资本之前,李小红曾在华为工作长达十年,见证了华为无线通信业务发家崛起的过程。几年时间里,李小红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向专业投资人的转变,如今他已经是基石资本业务合伙人,分管技术行业投资,并一手主导投资了商汤科技、柔宇科技等独角兽企业。

image.png

日前,李小红与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表示,2018年的投资有两个关键词,而他的投资策略将会集中在四个方向。

投资人要对行业和技术有认知

谈到目前一级市场的投资情况,李小红表示,呈现了三个特征:第一,高估值;第二,投资机会太少,都在抢风口;第三,高度竞争,从而推动了估值的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他特别强调投资人需要回归到投资的本源。“正如巴菲特所说,投资是建立在详尽分析基础之上,在确认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令人满意收益的行为。一切无法满足上述条件的行为都是投机行为。”李小红以这段对投资的定义开场,认为所有的投资必须是做足尽调、确保本金安全的行为,只要做好这两个方面,收益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风口频换的现象,李小红直言,风口就像是浪花一样,随时起随时没。对于投资人而言,应该要看到浪花底下波动的部分,也就是中国经济的底色。“中国经济的底色,第一是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的制造能力,第二中国有最大的市场。投资人必须看到这两点,坚持投资,才会得到投资的结果。如果做的是投机行为,最后也只会得到投机的结果。”

他指出,现在的创投圈内,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风险正在于此。以共享单车为例,他自己去年在深圳每个周末都会在街上骑共享单车,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多人在往火坑里跳。“当时市面上有十几个共享单车品牌,我在内部群里分享的时候判断说,最终胜出的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但还有那么多钱往里面投,说明很多人是在跟风。”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风口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属于纯智力的领域,是人们无法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一定要对行业有所认知,要了解行业内有哪些玩家、主要的驱动力在哪里;其次要对技术有认知,一个伟大的企业最终能胜出,一定是技术领先于别人。

两个关键词:5G和去杠杆

谈到2018年的投资策略,李小红给出了两个关键词:5G和去杠杆。

他指出,在3G、4G时代,中国是追随者,美国、欧洲在前面领跑,制定规则。但是到了5G时代,目前是中国人领航。5G数据传输的效率将是4G的10~100倍,中国已经领先美国和欧洲半个身位,这是一项基础工程。中国2018年底5G的试验将在20~30个中心城市铺开,美国2018年底准备在5个城市展开试验。欧洲大概比中国要慢几年。

在他看来,5G商用之后,会催化又一轮创新,包括AI、无人驾驶、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文化娱乐,依托的是更高效率的数据传输与更短的时延,这个方向在加快,也是未来两三年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去杠杆方面,李小红指出,去年房地产领域去杠杆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今年重点将转向资本市场,控制金融风险。他提出,在中国,核心是要降地租、降要素价格,以增加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降地租、降要素价格,背后对应的其实是信用收缩的过程。

在这两个关键词底下,他直言,科技创新的巨大机会正在中国出现。国内拥有五大成熟条件:社会认知、人才储备、资金支持、市场效率和激励机制。

具体来说,他认为,在当下中国可以从美国直接“复制”的东西越来越少,逼迫国内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人才方面,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留在国内直接就业,外企的撤退让越来越多中高层人才慢慢释放出来,以及高端海归人才的涌现,让中国的人才储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中产阶级人数的暴增,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加上市面上汹涌的政府引导基金、创投基金,以及未来中国想要留住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机制构想,都让科技创新在中国几乎是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他直言,在2005年~2014年,以仿制、复制和模式创新为特点的国内创业企业在国内市场大获成功,造就了2009年~2015年创业板和中小板的繁荣。这类企业大多不掌握核心技术,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经营业绩压力,亟待转型和升级。在这之后,他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投资正在进入全新的阶段:新兴技术驱动+大量高端人才回流+社会资本逐利,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基础,走在全球发展的前沿,许多企业具备坚实的基础面和发展基础,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资本市场的主力,部分企业有望成长为全球细分行业的领导者。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大机会

在投资策略上,李小红指出了四大方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与先进制造。

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中,他强调需要关注团队、技术以及商业化三个方面,其中原生技术是企业的核心驱动力。

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真正走向成熟,与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新兴技术构成了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最新的技术发展阶段。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大机会,就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AI对人类思考的模拟,目前正处于弱人工智能的感知阶段,应用场景拓展主要体现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通过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将进入强人工智能阶段,应用场景拓展将进入虚拟个人助理、智能机器人、智慧工厂、自动驾驶。”李小红说。

与此同时,他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普通民众对于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全面渗透,高端产业正在往中国加速转移,驱动中国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升级,电子信息、汽车等核心产业链正涌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

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李小红认为,规模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巨大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自动化、信息化两个方向正在出现巨大的产业机会。

在他看来,垂直行业巨头未来都将是科技型企业。他认为,垂直型行业巨头的早期发展或者得益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得益于独特资源的独享,或者得益于金融资本的助推等非技术因素,在多种先发优势下快速成长为行业巨人。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垂直型巨头要突破更大的发展瓶颈势必要借助于科技的力量,不管是运营规模的支撑、运营效率的提升还是竞争力优势的构筑等,需要对于科技因素的发掘。

“不管是早期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还是今天的滴滴打车、今日头条等垂直行业巨头,都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科技型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未来对垂直型行业巨头的更大认知突破需要从科技角度来判断。”李小红如是说。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