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报道|基石信中利双创债获批 创投机构翘首期盼

2018.03.30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基石资本则透露出更多细节,将重点投资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工业4.0”行业,以及消费、医疗健康、文化等行业。

image.png

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证监会从2016年3月开始就试点推出了创新创业公司债(下称“双创债”)。试点一年多后,2017年4月底,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去年7月正式发布了《指导意见》。


在《指导意见》中,正式对双创债的发行主体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分为两类:一是创新创业公司,二是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公司。

 

征求意见稿出炉后,创投机构可谓反应迅速。去年5月底,天图投资的双创债在上交所成功发行,成为首个发行双创债的创投机构。今年3月,基石资本和信中利资本两家创投机构的双创债也获得深交所的发行备案,将于近期推出。其他创投机构也在积极申报中。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双创债用途来看,其募集资金均主要用于直接投资、或设立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以及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等方式,专项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公司的股权。基石资本则透露出更多细节,将重点投资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工业4.0”行业,以及消费、医疗健康、文化等行业。

>>>>双创债撬动融资杠杆

业内专家表示,双创债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支持企业运用募集资金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效使用将辐射惠利于更多创新创业企业。

 

“去年7月指导意见出台后,我们从8月份开始就启动了双创债的筹备发行工作。”基石资本财务总经理苏泽晶透露,在陆续选定了合作方之后,去年12月基石资本将相关材料报给深交所,3月中旬获得了深交所的无异议函,“时值国家支持创新创业,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基石发行双创债的资金,将通过设立的基金投入到最需要资金的优秀成长企业中,最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过往10来年,基石资本在支持了山河智能、三六五网等一批创业创新企业的成长,基石资本此次在交易所发行双创债,还将在社会上募集资金,基石资本将有更充足的资金去支持创业企业”,“如果有可能,我们还希望能在银行间市场发债。”基石资本董事会秘书宋建彪如是说。

 

与创投机构传统的基金募集方式相比,作为公司债的一个新品种,双创债拥有一些自身的优势。在发行的审批上,会比传统的公司债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另外,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上,也要求当地政府对双创债发行人给予适当贴息,虽然目前各地的贴息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当然,对双创债募集的资金,在使用上也有一些要求,需要投到中小企业里,真正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或者投资设立创投基金,由基金再投入中小企业。

 

正是因为占比并不高,在创投机构看来,双创债发起设立的基金的投资风格,与传统的基金并不会有太多差异。“债券资金在每一个基金所占的比例其实很小,对我们的投资行为和退出策略不会有实质影响和改变。”宋建彪直言,创投机构发行双创债,最终资金还是流向双创企业,并且可以投资更多的高新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发展刚起步、资产规模和收入利润都有限,银行贷款和发债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股权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对企业发展应该是最可行的。我们在投资企业时,除了看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更重要的是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企业在获得股权融资后不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很关键的。”苏泽晶说。


>>>>外散资金避免违约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创投基金天然的属性是“高风险、高收益”,当资金得到充分分散后,非系统性风险将得到充分降低,而高收益的属性将会为“双创”债券的本息偿付提供可靠保障。

 

通过双创债发行筹集的资金和基石资本自有资金一样,将用于发起设立基金。苏泽晶表示,基石资本不会用发行双创债的资金直接去投项目。基石资本的一大特点就是大比例跟投基金,不允许选择性地跟投项目,公司和LP的利益高度绑定,这样也避免了道德风险。而通过多只基金去投项目,也分散了双创债的资金风险。

 

宋建彪举例说,债券利息是随行就市的,目前来看综合成本不会超过10%。基石资本如果满额发行6.8亿元,每年的成本不会超过6800万元,而基石资本目前的利润水平远超这个数额。基于目前管理的基金运营情况,预计未来几年的利润将会持续大幅增长。而且基石资本基于稳健的投资风格,历史上发行的股权投资基金没有亏损的先例。再者,宋建彪指出,作为创投机构而言,最根本的还是投资能力。“我们过往基金的平均IRR(复利回报率)超过30%,覆盖债券10%的单利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基石资本发行的双创债的违约风险极低。

 

业内人士指出,创投机构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强大专业背景的高素质团队,这些团队拥有强大的行业、技术、财务、法律、金融管理等优势,可以更准确、高效地筛选出优质的、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企业,将资金高效合理地投资到更优质的双创企业中。

 

此外,创投机构将发行债券的资金,通过创投基金的模式对其进行“二次放大”,就能撬动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资金助力更多双创企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增加了支持双创企业的力度。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