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连接”基石资本2018年投资人年会隆重举行

2018.04.16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18年4月13日-15日,基石资本2018年投资人年会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基石资本年会的主题为“连接”,意在探讨如何连接人、连接物、连接世界及连接未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企业家、学者及国际友人等超过六百人出席了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image.png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及博导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团队合伙人施炜、斯坦福大学教授Ronald P.Fedkiw、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庆节等各界名人大咖参与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image.png


张维:从控股式收购谈基石资本的进阶之路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首先提纲挈领,汇报了公司对于当前国际社会经济大环境的看法。张维认为,对中国而言,后工业化社会和中产化社会已经来临,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与世界经济“新平庸”的本质不同,面临巨大的机会,可谓“水深鱼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秩序也发生改变。随着准注册制的实施和CDR回归,过去在中国上市的盈利能力不强的小企业的估值体系发生变化,更多大型的新经济企业正在崛起,会形成强者更强的效应。

藉此,基石资本坚持六大投资原则:从第一层思维转变到更加深邃、复杂且迂回的第二层思维;不追风口,不赌赛道;创造有意义的交易机会,对重点项目重仓投资;用常识判断投资,形成自己的建模理论;不与资本玩家做生意;不赌,相信复利的力量。

在具体投资路径选择上,张维阐述了“控股性投资”这一选择的理由和实践方式。张维认为:“PE投资是搭便车,控股式投资则像是坐在副驾驶位上”。控股式投资基于投资人对产业的深刻洞察,是一项知识与资本长期动态合作博弈。“没有一个控股式收购是省油的灯,每家的情况都非常复杂。”

基石资本已有以全亿健康为代表的医药连锁行业控股式收购的成功试水。接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是基石资本看好的重要领域。

image.png


许小年:企业家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宏观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与企业》为主题,由宏到微阐述了他对于企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许小年认为,“反而是在宏观不好的情况下,优秀的企业才能够脱颖而出,才能够取得超越行业平均的业绩”。

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已经结束,也就是资本积累的阶段已经结束。当前中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以至于企业对未来的投资都相当谨慎。后工业化时代企业面临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及需要自己研发新技术以获取发展两大挑战。

       他进一步点明:后工业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突破口是“创新”。许小年认为创新首先无需高科技,其次需要专注。创新不等于转行,传统行业仍然有巨大潜力,比如将汉堡包进行操作标准化、工业化生产都是一种创新,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专注则是指需要在一个领域长期积累后,才能形成突破。“这个世界没有朝阳行业,只有朝阳企业。”


image.png

Ronald P·Fedkiw: 需要借助人类的知识来教育、辅导AI

斯坦福大学教授、奥斯卡奖获得者Ronald P·Fedkiw也应邀参与了本次盛会,他以其多年来的物理学经验阐述了他对于如何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去学习的思考。

把连续数学运用到物理仿真和计算机视觉中,机器学习使很多年前存在的概念赋予全新的名称。因而Ronald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全新的创造,它们早在之前就已经存在。AI学习需要数据,更需要公式,但这些公式是人类历史上早从埃及就存在了。通过公式对AI进行教育,把人类所有历史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AI,这是Ronald教授对于防范未来AI面临挑战的一个理想的应对之举。

      建立一个仿真系统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创建很多新数据。“通过实证模型层来教育机器,让它能够具有更强大的建模能力,通过这个路径实际上机器学习可以扩展到更多的领域,这实际上也是AI一直面临的一个困境。”Ronald教授解释道。


image.png



实业界与学术界齐聚一堂 共同碰撞如何“连接”


基石资本年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及博导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团队合伙人施炜、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庆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景志刚等学术界人士就各自领域对当下热点管理学、社会学、哲学及传媒学问题慷慨陈词。

与此同时,实业界代表如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女士、爱卡汽车副总裁总编辑王堃、康众汽配创始人兼CEO商宝国、百果园副总裁资深合伙人焦岳等也对自己所在行业实力探讨了对于未来发展的期许及思考。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