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林凌
技术的变化会对文娱行业发出新的积极信号,未来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新应用,投资人也会更多关注技术和投资渠道之间的影响。
﹀
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的力量”,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
以下为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在“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精彩演讲实录。
谈到中概股,基石也参与了一些案例,比如迈瑞医疗的资本回归。如今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看到了A股市场,关于CDR、“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回归,予以了新的信号。所以,中概股的回归,不像以前,是不一样的形态。而且美股市场对于公司的估值也出现新的积极变化。从新的A股市场来看,更多地是给予“特殊”的企业上市制度的安排,比如大家看到的前段时间过会比较快的富士康和药明康德。
我相信,私有化的回归会带来机会,但是由于港股上市制度的变化,中概股的回归可能不会像前两年一样出现积极的浪潮。所以我们还是要关注企业的价值,在A股市场带来的机会。
技术驱动和渠道转移助推转型
关于泛娱乐行业,以及基石资本在这方面的积累和认知,我也与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给行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机会。谈到泛娱乐行业,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基石对泛娱乐行业当前的形势怎么看,第二个是基石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认知和积累。
文娱行业这几年很热闹,表现最显眼的当然是票房,增长特别快,比如去年《战狼2》和今年年初的《红海行动》。大家可以通过直观的表现看到,中国人在文娱市场消费行为迅速地膨胀及带来的机会。在文娱领域进行投资,肯定会关注票房的增长,以及企业增长空间,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不用多说大家都可以关注到,整个文娱行业在国家所处的地位,2010年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但文娱产业占GDP比重却持续上升。文娱行业近年来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该行业的融资也比较活跃。
文娱行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除了政策,整个市场在GDP里所占比例及市场活跃度之外,最主要的几个因素是投资人过去非常关注的,其中一个是技术驱动和渠道转移。这点在最近五至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座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最近会被很多的应用深深陶醉,比如抖音、快手,相信也有很多人都有为音频产品付费,这都是过去五年技术的迅速变化,包括一些渠道转移带来的新的应用。技术的变化还能出现新的积极信号,所以未来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新应用,投资人也会更多关注技术和投资渠道之间的影响。同时,大家知道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四大发明之一,移动支付等技术变革给我们渠道的变现上带来推动,渠道转移和技术推动特别明显。
消费裂变下的“Z世代”人群
在交叉领域,一个是消费升级,大家注意到不仅仅是升级,更多地是裂变,一部分人消费升级,寻求更好地产品,但还有很多人寻求节俭、体验,寻求不一样的服务方式。中国人群巨大,需求也不一致,导致不一样的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行为,这也给娱乐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前面我们提到的一些平台,无论是像快手、抖音这样的,还是像网剧、网综等网络内容,都跟原来的不一样了。
人群在里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所谓的消费裂变和消费差异带来了新的消费趋势,人群最重要的是大家关注到Z世代(泛指1996年以后出生的人群)人群的不一样,他们和千禧一代不一样,千禧一代是在网购,而Z世代的人是在体验,所以这也给投资带来了一些影响。
宏观政策、监管引导也会给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变化。年轻人也好,在座的各位也好,大家都是从娱乐的角度看这个事情,因为这个行业是跟政策相关的,而且政策对行业影响比较大,所以娱乐行业不一定是经济效益驱动,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同时,它也不是娱乐至死的行业,也不是纯娱乐行业,需要把一些东西深度结合进来。所以我们不要只看到人们沉迷相关的东西。
娱乐行业与社交的结合
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些案例跟大家分享,我们不一定只是要娱乐,而是大家要围绕泛娱乐、社交、生活方式来关注和进行投资。
其实无论是技术的转变还是驱动,或者是渠道转移,最根本的还是在过去五年里出现了很多蓬勃发展的机会,包括消费领域不一样的内容形式,新渠道的出现,更多地是国内消费需求的转变、消费裂变和消费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大众化的东西变成多元化,同时大家在不停地创造内容,同时也进入到某些圈子、文化和社交。其实在娱乐形式里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社交的结合体,这一点是很值得关注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追求体验、追求互动、追求主动。
由于这样的变化和驱动,以及内容互动的形式带来不一样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市场趋势。在渠道、内容、科技领域相互结合,紧紧围绕用户,会给社交、泛娱乐和内容服务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其实,基石很早就关注媒体和娱乐行业的投资。基石是国内对文娱行业最早关注投资的机构之一,从2005年的报纸就已经开始。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关注这个领域的变化,相当于目睹了中国从纸煤时代、广电蓬勃发展的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兴起和移动互联迅速普及的时代,我们明显感觉到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投资机会。
当然基石在这十来年也抓住了投资机会,我们从最初国内最好的纸媒,到门户网站,然后到影视、短视频、网综的投资,我们一直保持持续的投资节奏,而且标的发展也非常好,比如米未传媒。娱乐行业不一定是娱乐至死,我们投了一个偏生活类的短视频公司,它的内容能力,对自媒体和行业的布局,也包括内容方面与娱乐完全不一样的消费方式,带来了很好的机会,表现了不一样的局面。
我们投资的五元文化是做网剧的公司,他们的作品包括大家可能都看过的网剧《白夜追凶》。《白夜追凶》在奈飞(Netflix)上播放,是中国文化出口的代表。五元文化成熟的工业化能力、制片能力,以及渠道转移,视频网站崛起带来了新的契机。
所以,在网剧、网综市场,内容带来了机会。过去五年或者是过去十年我们对内容的投资一直保持较好的跟踪。当然过去五年里渠道也发生了迅速变化,大家可以看到渠道慢慢地在走向集中化,或者带来了渠道的相对集中播放。比如长视频里面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付费用户达到六千万,像动漫平台里的快看之类等,渠道在慢慢走向集中,但依然是竞争激烈,“硝烟弥漫”,自然也会给内容带来不一样的机会。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