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深圳的成功在于官不欺民,民不媚官

2019.04.15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age.png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移民城市的叛逆,各行各业的宽容,深圳是全球最像硅谷的城市,是中国创业的未来所在。4月13日,在首届大湾区创投高峰论坛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提出,深圳已经具备了硅谷起家时的各种要素,例如大企业集群形成的良好生态,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还有宽容的社会氛围。过去30年,深圳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地方,未来30年也会是。而既然硅谷能成就斯坦福大学,那么深圳也能成就深圳大学。

同时,张维还替柔宇回应了近来的争议,表示柔宇是有原创技术的世界级的企业,是深圳人民的骄傲。

image.png


中国创业的未来,需要移民城市的叛逆

张维认为,深圳和硅谷同为移民城市,有着移民城市特有的叛逆精神,以及更加宽容的社会氛围。

“我是二十多年前来的深圳,当时周围的人要么是对单位不满意,觉得怀才不遇;要么是对婚姻不满意,离了婚才过来。90年代中国的离婚率还没那么高,但是来深圳的人很多都是离了婚的。所以当初来深圳的,都是具有叛逆精神的人,都是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大家都想去一个能够创造未来的地方。这些是移民城市独有的气质,其他城市很难复制。扎克伯格出自哈佛,却没有选择在波斯顿创业,而选择来到硅谷,正是因为硅谷有更大程度的创业精神。”张维表示。

张维指出,这么多年来,深圳吸引了大量有想法、有创业精神的牛人涌入,已经形成了一个创业的生态,这个和当初的硅谷也是一致的。

硅谷成功最早得益于大企业形成的人才和技术外溢。20世纪50年代, IBM在硅谷南部建立了著名的阿尔马登研究中心,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晶体管之父”肖克利也回到家乡硅谷创业,这些梧桐树为硅谷引来了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企业不断涌出创业者,形成了一个创业的生态。例如肖克利晶体管的“八叛徒”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又分离、衍生出了英特尔和AMD等公司。由此也可见对硅谷对拿着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出来创业的行为,是非常宽容的。

“我们投资的商汤、柔宇,其核心团队很多就是从IBM出来的,可见IBM这样的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张维说。

张维表示,今天深圳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生态和制造业体系。深圳如今驻扎了华为、腾讯、迈瑞等一批科技型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才和技术,很多人才就会拿着技术出来创业。

而这些人才在创业时还能遇上绝佳的制度环境,因为深圳有非常好的服务型政府。“深圳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官不欺民,民不媚官,这一点是绝无仅有且无法复制的。”张维提到,“深圳市副市长来过我们企业视察,询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深圳政府通过孔雀计划等政策扶持了大量的初创科技企业和人才,比如我见过的深圳的一家制药企业,他们公司在科技园的两栋楼就是深圳市科技局无偿给他们使用的。这些企业不可能都靠谱,但一定有能够走出来的,像上述那家企业就研发成功了两个国家一类新药。”

image.png

张维畅想,深圳大学以后也会变成斯坦福一样的顶尖名校:“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只有深圳没有一流大学,但以深圳的经济和企业发展状况,倘若能遇上一个特别牛的校长,深圳就很有可能诞生一个全国一流的大学。

“很多人认为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这是因果倒置。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硅谷起家的时候,斯坦福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大学,硅谷的成功与它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未来30年后,我们总结回顾深圳的成功,也可能会误将它归因于深圳大学。”


柔宇是有原创技术的世界级平台型企业

张维同时提到,风投对于硅谷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仙童半导体的诞生正是得益于早期风投的支持,而今天硅谷更是汇集了美国30%至40%的天使和风险投资。而深圳作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最优秀的天使和风险投资机构也会在此成长起来,扎根于此,做为中国“创新引擎”服务的投资机构。

张维表示,无论是从服务创新还是争取回报的角度,基石资本都偏好硬科技企业,“我们之所以愿意在商汤、柔宇这样的企业下重仓,正是因为它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科技企业,有世界级的平台型技术,而非普通的应用型技术。”他强调了硬科技和伪科技的区别,“比如现在很多的汽车企业,只是一个系统集成商,真正的核心技术并不在他们手上”。

张维认为风投应该给予硬科技企业更多的支持,“特斯拉成立了十多年都没有盈利,去年产量才突破十万辆,但美国的资本市场高度尊重它这种从0到1的企业,所以特斯拉能坚持到今天收获成功。”

image.png

在这种意义上,张维也帮助柔宇回应了争议,他表示,柔宇能否成功,有两个巨大的门槛需要跨越,首先是能否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再是能否将生产转化为切实的财务数据。柔宇之所以不是骗子,在于它已经跨过了第一个门槛,即将柔性显示技术转化为了可大规模生产的消费电子产品。它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够量产合格的产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大生产再落实为漂亮的业绩和财务报表。

张维认为,像柔宇这样迎难而上,坚持自主研发、坚持做硬科技的企业,是深圳人民的骄傲。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