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张维:科创板的使命在于培育一百个华为

2019.05.21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以下文章来源于创业资本汇 ,作者证券时报 张国锋

创业资本汇
创业资本汇

新鲜可口的创业讯息在这里发酵,你创业我支持

image.png


5月17日,由证券时报社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创业投资高峰论坛在深圳罗湖区瑞吉酒店成功举办。

在论坛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要应对中美贸易战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解决之道在于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草根创业带动国家繁荣,而科创板将是中国下一轮创新经济的发动机。

创新需要发达的直接融资体系


对于科创板的作用,张维引证了清华大学田轩教授的研究,指创新与直接融资高度相关,而股权市场是直接融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对于高科技密集行业的企业,股权市场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而信贷市场则相反。

张维用数据直观展现了中美目前在这方面的差距:中国是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占比仅有20%左右,而美国约为70%—80%,中国的直接融资远远低于美国

张维指出美国经济的强大与其直接融资体系高度发达有关,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融资体系极大的促进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其背后的纳斯达克居功至伟。

纳斯达克创立之初积极支持小企业,其与硅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互支持,大大确立了美国在新时代科技领域的巨大领先优势。

一方面,纳斯达克引导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制度安排,同时,纳斯达克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美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信息产业基础之上的,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美国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新经济结构”形成的根本动力。

image.pngimage.png

纳斯达克培养了一批高科技巨人,
微软、苹果、亚马逊等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富可敌国,
市值是以色列GDP的2倍多

珠玉在前,张维对科创板和注册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他认为科创板将引导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领域,有助于解决国内科技企业发展早期缺乏资金的巨大压力,延长企业生存期,帮助国内硬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机会;而注册制结合严格的惩罚和退市制度,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三大基础功能,对构建资本市场健康生态和培养优质的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科创板的历史使命:培育一百个华为

作为从事创投行业近20年“老兵”,张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企业的看法,他认为企业的发展是有标准答案的,核心是战略定力和企业家精神。像华为这样,无论宏观经济如何、自己的营收怎么样,都苦心孤诣、心无旁骛搞研发的企业是中国企业的榜样。近几年全球研发50强,中国都只有华为一家企业进入,其中华为2017年度的研发投入达到113亿欧元,排名全球第五。所以华为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功,能在全球范围内与苹果、亚马逊、思科等十一家跨国巨头竞争。

image.png

张维同时还强调,华为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还在于它同时也带动了其产业链的崛起。在华为此前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中国含港台在内的厂商共37家,占比约为40%。在华为的带动作用下,为其提供屏幕、光模块、摄像头模组手机连接器等零件的厂供应商得以快速成长,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华为的采购也相当与给予了这些供应商一份向其他企业争取订单的资质认证。

科创板的意义就在于培养一百家像华为这样的企业,由点成线,再由线至面,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基础上,中国将形成一个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

 

科创板将成为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底牌


张维指出,纳斯达克在美日贸易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纪70、80年代,眼看日本经济将超过美国,美国甩掉日本追赶的神器就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转型,而其中纳斯达克又起到了关键作用,纳斯达克引导资金投向科技产业,而日本在金融产业政策方面出现严重失误,广场协议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和贸易冲突的双重打击,使日本经济彻底被击倒。

而在今天,中国要取得中美贸易战的胜利,科创板也应成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底气所在。科创板应该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倘若我们在高端核心技术上也完全具备自研自产、自力更生的能力,就不再受制于人。美国今天能打压一家华为,但是如果我们有一百家华为,将无惧其遏制。

张维表示,从人类文明演化与竞争的逻辑来看,当世界上出现了更好的技术和制度发明的时候,如果你不去应用,你就会失去竞争力,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继续搞改革开放,以及推行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国家意义。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