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磨铁又出爆款,《少年的你》票房突破15亿,基石投资10年迎丰收

2019.11.22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age.png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两周,票房超过了15亿元,并强势进入了年度票房前十。这让在媒体上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出品方磨铁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磨铁上一次这么受关注,同样是因为一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磨铁娱乐的电影处女作,在2016年国庆档上映后票房超过8亿元,几乎可以用一鸣惊人来形容。


以出版起家的磨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影视基因?投资人又为什么这么坚定看好磨铁?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磨铁董秘魏子熙,以及磨铁的早期投资人基石资本副董事长林凌。

在出版行业,磨铁图书早已经名声在外。2007年,诗人沈浩波和合伙人漆峻泓一同创建了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进入了出版业。只要逛过书店,《明朝那些事儿》、《诛仙》系列、《盗墓笔记》系列、《风声》、《暗算》这些磨铁图书出品的书籍基本都摆在显眼的位置。其中多部作品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金牌IP,围绕这些IP的影视剧不断被搬到荧幕上。2011年,磨铁成立了磨铁文学,为磨铁提供源源不断的IP上游资源,正在制作中的电视剧《特战荣耀》就是从磨铁文学孵化出来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在出版业收获知名度,以及培育出大批知名IP后,影视是一条绕不过的扩张路径。魏子熙告诉记者,早期磨铁做影视非常谨慎,仅仅是通过IP授权和小量投资的方式加入,但产出的作品远远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影视作品和图书出版在逻辑上的相似性,磨铁开始深度参与到整个影视产业链当中。

2013年,磨铁成立磨铁娱乐,开始让影视业务进行独立的运作,并把自身的头部资源投入到影视制作当中。从剧本开发,到制作和发行,都开始深度介入,同时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联动影视产业链中优秀的编剧、导演、制片等人才。从初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悟空传》的火爆,到如今《少年的你》票房喜人,都体现了磨铁在影视方面的精耕细作。
磨铁创始人沈浩波曾经说过:“很多影视公司买了IP之后,只是想利用IP早期积累的知名度获得制作资源,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原著的尊重并不充分。磨铁进入影视行业的核心优势,是对IP的管理能力和内容把控能力。既要尊重影视行业的标准,尊重导演编剧艺术创作的需要,同时也要尊重原著的核心灵魂。”

image.png

磨铁参与出品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魏子熙也告诉记者,目前磨铁内部已经打造了一条基于IP转化的内容全产业链:以实体书出版平台磨铁图书和网络文学平台磨铁娱乐孵化、打造IP,通过磨铁娱乐强大的内容转化能力和影视制作能力来使IP内容价值最大化。目前磨铁娱乐已经出品四部电影和两部网剧,之后陆续也将有多部作品和大家见面。在2018年,磨铁依托在漫画出版的十年积累,成立了磨铁动漫,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动漫权利管理运营平台。到目前为止,磨铁已经构建完成磨铁图书、磨铁文学、磨铁娱乐、磨铁动漫四大业务板块。

image.png

磨铁动漫作品
作为早在2008年就投资了磨铁图书,持股一度达到25%的基石资本,其副董事长林凌告诉记者,基石投资磨铁,一是因为看好行业,二是因为看好公司,三是因为看好创始人沈浩波。林凌说,投资磨铁时,是考虑到国有出版公司主要做教材和教辅,业务的特殊性导致其受区域和政策的限制很大,难以做到跨省经营,所以很难做大规模。但是社科文艺类的图书是可以做到全国经营的,而磨铁就是当时做社科文艺类图书做得最好的几家之一。
此外,林凌还认为,图书出版行业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一方面图书的细分种类很丰富,另一方面图书版权还可以进行延伸,做成漫画、影视、游戏等等。而且当时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网络写作开始盛行,这极大地丰富了文艺类图书的版权
对于磨铁的创始人沈浩波,林凌同样不吝赞美之词:“沈浩波自己也是一个诗人,有很深的文学底蕴和很好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他对图书的选择是非常有洞察力和睿见的,他能很快地发掘和签约一些非常好的作者、图书和题材。同时他很有商业感觉,在营销方面也有独特的能力。
一部接一部出品的电影获得认可,让磨铁不仅收获了口碑,收获了票房,也间接证明了磨铁在影视方面的投入已经形成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前几年影视行业出现的普遍问题,包括大投资+大IP+流量明星引发的讨论,以及明星资本化等的问题,甚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引来了国家监管部门的整顿。作为影视行业的新人,磨铁自身也在反思。魏子熙说,磨铁做影视有足够的耐心,走精品路线仍将是未来坚持的战略,保持每年1-2部的电影,3-4部剧集的进度。

image.png

磨铁旗下平台
即使影视制作已经走上正轨并贡献不少营收和利润,但魏子熙告诉记者,出版仍是磨铁最看重的业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IP发掘和内容运营,不管是影视、还是动漫等都是基于内容的衍生,未来仍将围绕内容做服务。和很多看衰传统出版业的观点不同,魏子熙预计,未来数年出版业整体仍然能保持20%的增长,因为出版行业仍然是高门槛行业,包括在内容策划、中台运营和后台管理方面。互联网阅读只是一个新的阅读方式,但好的内容本身,仍然需要出版公司来专业运营。
目前,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出版类企业有20多家,近期上市的中信出版更是受到了市场追捧,股价节节走高。市场也早有传闻磨铁有上市计划。魏子熙向记者透露,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