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华网专访|基石资本张维: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孕育更广阔创新市场

2019.12.17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mage.png

今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在张维看来,随着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创业板设立十周年之际,深圳资本市场改革的脚步正越来越近。

“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我国创投行业快速成长,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资本力量。”张维说,创投退出渠道日渐丰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而活跃的创投也进一步助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爆发”。

10年来,创业板规则已经得到完善,但发行上市等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今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科创板的试点注册制改革。7月至今,科创板开市总体运行平稳,各项机制初显成效,市场走势也经历了充分博弈、震荡上涨、回归理性的过程。市场参与各方对注册制等各项改革措施给予了很高评价。

如今,对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市场各方寄予了更高的期待,不少业界人士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板块的包容性和覆盖面,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科创板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有早期的创投投资。”张维认为,新经济中包含新消费、新服务、新商业模式等类型企业,这些新经济企业都应该得到资本市场的扶持,推进改革孕育更广阔的创新市场。

此外,创业板改革宜从法治化和国际化两个方向进行发力。张维表示,创业板的改革应加快在发行、交易、并购重组、再融资、退市等一系列制度上与国际接轨,提升深圳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创业板改革,就是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资本市场制度。”张维说,从这一层面来看,也意味着创业板应该要冲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最前沿。

在推进创业板改革的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也为创投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带来契机。

“长期以来,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缺乏长期资本,造成短期、投机主义盛行,很难实现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长期支持。”张维表示,一定程度上,我国创投行业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需要在不断改革中解决问题。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