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获评中国保险资管协会A类管理人

2020.11.17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1月16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20年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结果。


基石资本获评A类管理人!

1.jpg

(乌鲁木齐凤凰基石隶属于基石资本)


2.jpg

image.png


为促进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根据监管规定及相关自律规则,组织行业力量,从保险机构投资者角度,完成了对14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年度评价工作。

 

在险资全面取消险资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之际,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开展的评价结果出炉,无疑是恰逢其时,且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具有意义。本次评价标准也十分专业,指标设置科学合理:

 

image.png


按照评价规则,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类。评价结果显示:A类(80分及以上)76家,B类(70分到80分)43家,C类(60分到70分)23家,D类(60分以下)1家。评价结果供保险机构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也不得用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同业竞争。


此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曾在2019年3月发布过《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规则(试行)》,其中第十九条提到,协会根据评价结果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分类、分级管理机制。

 

image.png


那么,最新出炉的评价结果中,2020年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A类的有哪些机构?名单如下:

2020年保险资金投资的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管理人评价

A类名单


(按公司名称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640.png
640 (2).png

641.png




在名单中,许多业内熟悉的头部GP的名字出现,如红杉、中金、基石等均在列。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文《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取消对险资在财务性股权投资的限制,一改以往只能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的局面,近20万亿资本蓄势待发。

 

保险资金规模体量较大、内部风控合规较严格,放开对投资行业的限制,引导其向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的企业投资,对于新能源、新科技等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方向相一致的行业来说,有望得到长钱“活水”的助力。

 

股权投资具有长期性、抗经济周期能力强等特点,与传统投资资产的相关性弱,和保险资金期限长、追求长期收益的特点相一致。

 

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表示,“大水”并不只是指直投方式,由于险资庞大的资金体量,险资也会作为LP以私募基金管理人(GP)为桥梁去实现股权投资,甚至也会去投资母基金,这对于PE/VC和母基金的募资来说是巨大利好。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近20万亿元,但是投向企业债券的只有2.2万亿元,投向股权的就更少了。从这个体量来看,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通过资管机构进入到资本市场,潜力巨大。

 

不过,即使是“巨量活水”,也存在马太效应。某头部险资人士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险资做LP也会热衷于选择背景资源雄厚、业绩较好的综合性基金和专注某细分领域的基金合作。

 

某北京VC基金合伙人推测,业绩稳定的头部GP,会受到险资青睐且成为主流,保险资金会加大和知名的大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合作。而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的A类GP名单也意义匪浅,也许这些A类GP会得到更多险资的投资。

 

此外,对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评价,今年4月,中国风投委和中国母基金联盟在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首次推出守信红名单制度。

 

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创投国十条”)中,提出“建立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备案和监管备案互联互通机制,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有关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守信红名单制度,建立健全创业投资行业信用服务机制”。

 

截至11月16日,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守信红名单已公示七批,包括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人40家、市场化母基金管理人35家、早期投资基金管理人20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38家、PE基金管理人30家。


基石资本也名列守信红名单。

642.png

而今,随着险资即将入场搅动一池春水,新形势下,股权投资行业正在开启新格局,LP与GP 的全新合作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