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张维:投资半导体要敢于逆周期

2023.07.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转载: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 投资界

今天有很多新面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中国的未来不是由老钱决定的,而是由新钱(newmoney)决定的。

冬逝春来,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开年盛会来了。新的一年,创投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2023年2月24日-25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的2023投资界百人论坛在三亚举行,投资圈共聚一堂把脉不一样的2023,聆听浪潮新声。
会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发表了《莫愁前路无知己》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主要谈一下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以及未来长期的投资关注点在哪。

昨天我刚从香港回来,香港我们知道,有大量的老钱(old money)。可以看到,今天有很多新面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中国的未来不是由老钱决定的,而是由新钱(newmoney)决定的。

中国企业家非常勤奋。去年我们投的一家企业,是做半导体跟光伏装备的,疫情封控的时候,创始人买了一辆房车,在房车上住了好几个月;去年我去南京,也在机场附近的铂尔曼酒店的大堂住过两三夜。这些并不会阻止大家出差的脚步。

去年有个流行的词,叫“资产负债表衰退”,出自经济学家辜朝明写的《大衰退》,说的是大家对经济没有信心、不敢负债。但其实中国还没有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阶段,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比例不到三分之二,还不够高;中国的人均GDP发展空间很大,现在还仅相当于美国的1980年、日本的1985年、韩国的2002年,所以没有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地步。

我们的年龄结构是大家担心的,虽然现在人口增长率是负的,但有些情况可能只是阶段性的现象。中国的年龄结构跟美国相近,相当于日本的1990年到1995年,日本是高度后工业化的低欲望的社会,连谈恋爱都免了,而中国远远没有到低欲望的时候。

美国在它蓬勃发展的六七十年代,有一句话叫“赶上隔壁琼斯家”:每个人都在关注邻居买了什么新车、邻居家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得赶上邻居家。这个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邻居家买了新房子、邻居家孩子进入了一个更好的学校,这些攀比正在中国起步。

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中国政府是实用主义的,无论对于房地产,还是对于互联网产业的态度都是这样,它的政策是因时、因势制宜的。

中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是什么?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核聚变,儒家文化的特点是聪明勤奋、实用主义、物质主义,本质上来讲我们政府也是这样,我们政府也是聪明勤奋、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核聚变一旦启动就不会轻易地冷却,只要不发生战争这样具有摧毁性的会扰乱经济进程的因素,只要中国继续坚定地支持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就是坚定不移的。

怎么样看待中国?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这也就注定了,我们上山的道路,更加的艰险与陡峭。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其发展正常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不用纠结这些政治问题,因为高层只有一个需求,民众只有一个需求。决定中国的力量不仅仅是政府释放改革红利,民间和市场化的这只手也可以以想象不到的方式在改变中国,这个正是科斯《变革中国》的高明之处。

现在,老钱(old money)已经进入低潮,但更多的新人站起来了,新经济和硬科技企业的创业者更加年轻,他们大多在美国读过博士或在美国大厂干过,一般不会高于我这样的年龄。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硬科技是长达十年的投资主题?如我们所见,半导体行业起起伏伏,前年供不应求,去年全球半导体就过剩了,但总体来讲,中国半导体行业是在增长的,原因在于半导体已经成为地缘政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从来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面对现有的机遇挑战,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美国单去年就陆续出台了《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出口管制新规。就像英特尔CEO讲的那样,“过去五十年里,油田的位置决定了全球地缘政治。未来五十年,地缘政治将由科技供应链和芯片在哪里生产决定,就是这么重要”。

大家不用纠结半导体过剩还是没有过剩,因为这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无论你是人工智能、万物互联还是基因编辑、航空航天,都需要强大的算力,而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进一步迫使中国以举国体制解决创新问题。同时,当一项投资吻合科技进步趋势和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时,其估值亦将脱离传统财务模型。去年即便跌成那样,优秀的半导体企业估值还是挺高的,有些企业错杀了今年一定有复苏的时候,英伟达今年就上涨超过60%。所以这些问题是认识中国硬科技投资的重要底层逻辑,投资半导体要敢于逆周期。

   美国是通过市场化的探索自由搏击的,如果在模仿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一旦进入无人区就会“拔剑四顾心茫然”了。在硬科技方面,我们要承认与美国还存在巨大的系统化的复杂的差距。

 所以对于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而言,我们一是要放弃幻想,长线规划,系统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要承担责任,集聚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发掘和保护企业家;三是举国体制与市场化分散探索并重,大众创新更有活力。莫愁前路无知己,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谢谢大家!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