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浏览次数: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中国大力推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已成为近年来确定性最强、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8%,再创新高。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占全球销量六成以上;市场渗透率超21.6%,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度景气带动了上游动力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同比增长110.6%。
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群雄并起的时代。其中,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EVB”)就是一家快速崛起的明星企业。
欣旺达EVB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商,致力于为新能源车企提供电动汽车电池解决方案。
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2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欣旺达EVB高居第五;在三元动力电池方面,欣旺达EVB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7月已上升至第三名。


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日前,欣旺达EVB宣布完成60亿元A轮融资,基石资本为联合领投方。
本次融资完成后,欣旺达EVB将继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保持技术优势,同时扩大产能,保证交付能力。
目前欣旺达EVB主要有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业务场景,其中面向电动汽车电池的场景,提供电芯、模组、BMS、电池包和系统的整体设计及电池测试认证,其HEV产品具有先发优势,基于HEV的技术积累,欣旺达EVB打造了业内最早量产的4C快充产品BEV超快充。
凭借HEV产品和BEV快充技术,欣旺达EVB建立了高端品牌形象,与全球各大知名主机厂签订合作,全面覆盖经济型、性能型、高端型的车型,客户优质,结构均衡,国际化优势明显。
另外,其储能业务提供电芯产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已与头部客户建立合作,订单增长强劲。
欣旺达EVB母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07.SZ),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欣旺达手机电池包出货量为全球第一,是苹果、OPPO、小米、vivo等手机电池的最大供应商,生产工艺管控能力有积淀和延续。
依托于母公司全球消费电池的龙头地位,欣旺达EVB在技术上拥有电池材料技术、基础技术、工程能力、生产制造等深厚积累,管理上导入了上市公司的人才、科学管理体系、运营管理经验及大客户服务能力。
目前欣旺达EVB由上市公司创始人亲自带队负责动力电池业务。核心管理团队具备20年以上的大型制造业上市企业运营管理经验,核心研发团队拥有锂电行业的多年成功经验。
2021年欣旺达EVB业绩已实现600%+的爆发式增长,2022年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基石资本表示:基石资本长期看好双碳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去十年来在该领域进行了持续布局。欣旺达是行业重要玩家之一,我们看好欣旺达在新能源锂电池领域的长期积累。董事长王明旺先生是行业的长期实践者,在锂电池行业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欣旺达EVB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服务更多的国内外客户,持续领跑。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