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石资本中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现已成功完成子基金签约设立工作

2021.05.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1061652942190_.pic.jpg

2021年5月17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官网发布了顺利完成第一批子基金发起设立任务的消息。

31071652942194_.pic.jpg

基石资本作为第一批中选机构,已顺利完成子基金签约设立工作。

基金名称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基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地:深圳市,管理机构为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认缴规模15亿元,主要投向科技创新、医疗健康以及消费升级领域,侧重于先进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行业应用、互联网信息安全及服务、医药医疗健康、现代消费服务等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于2015年9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定位于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创业。

2020年7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第一批子基金遴选公告,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委托第三方代理机构承担遴选评审等相关工作。

作为完全市场化的国家级母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兼具“大手笔”和“高门槛”两大特点,对管理机构的管理资质、管理能力、历史业绩和所获荣誉等方面均设立了较高且细化的标准,同时对管理机构的募资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其余向社会募集,且管理机构应在通知中选确认后6个月内完成设立任务,原则上9个月内启动并落实首笔投资。

国家中小基金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8月25日,此次公开遴选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共收到181家管理机构的申报材料,最后共选中8家,入选率不足5%。

经过申报资料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入围机构反向尽职调查、公司投资决策,董事会核准等程序,基石资本成功中选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公开遴选的第一批子基金拟合作管理机构。

日前,子基金完成资金募集与工商注册登记等相关设立工作,顺利落地。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衷心感谢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基石资本的认可与支持。中外经验都显示,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国家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与支持下,基石资本将继续服务于科技创新、医疗健康以及现代消费服务领域等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为‘聚力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基石资本长期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并已将一批中小企业培育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下一步,子基金将尽快开展投资运营工作。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概况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于2015年9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定位于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创业。

2020年5月,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工信部与财政部的牵头推动下,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与上海国盛、中国烟草等社会出资人发起成立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母基金),主要通过投资设立子基金等方式(同时保留部分可投资金用于跟随子基金直接投资相关优质项目),使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股权融资问题,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新动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将按照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运作的原则,通过择优遴选优秀管理机构负责子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实现股东效益目标与政策性目标的有机统一。

基石资本概况

基石资本是中国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发端于2001年,拥有逾20年投资管理经验。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香港、合肥、南京设有分部。目前,基石资本已累计管理天使、VC、PE、并购、定向增发、私募证券等类型的投资基金共80余只,累计资产管理规模逾550亿元,在全国位居行业前列。

基石资本秉持“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投资理念,在科技技术、医疗健康、消费服务等领域,培育和造就了一批行业领袖与细分行业龙头,并获得了持续、稳健、优异的历史回报。

截至目前,基石资本已累计投资PE/VC类项目180余个,目前实现流通/退出近80个(不含新三板),退出成功率超过40%;其中IPO/借壳/重组上市近50家,上市公司形成率约60%,各项退出指标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去年我写了三篇文章:《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和《汽车界下一个退场的会是谁?》,引发了一些反响。

三篇文章看似三个主题,其实还是一个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我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也是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强调的:

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何在?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

如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个包容的、有强大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对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册制的核心是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和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

为何去年我又开始密集地提及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确乎已经处于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点了,一切都在加速演进。

在政治上,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升级,新旧力量激烈竞逐。如何续写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的篇章,深刻地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担当。

在科技上,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深刻地改变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

在产业上,新兴产业不断解码,中国智造强势出海,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的新兴产业,中国正在席卷全球,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时代,即人工智能与芯片定义汽车的时代,比人聪明的汽车机器人登上舞台将是这个产业的奇点!

对于投资来说,2024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低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表现暗淡的同时,很多新兴企业正在崛起。

正如我在基石资本的22条投资“军规”中强调的那样:投资与宏观经济无关。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从5至10年来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并不成正比。同时,股价走势与企业绩效也并非完全对应。

投资不是投资宏观经济,也不是投资行业和赛道,而是投资活生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投资的是微观中代表新经济的优秀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AI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大幕,让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重仓硬科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好这场“做多中国”的持久战。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